阿坝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3日在阿坝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bet0365县长 王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规划回顾及2010年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州委州政府实施“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有利时机,按照“24”字发展思路,克服特大雪灾、“3.16”事件、“5.12”汶川特大地震、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影响,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结构趋向优化、效益不断提升、民生日益改善的良好局面。
概括起来主要呈现“四增长、三加快、两推进、一夯实”的特点:
——四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平稳增长。“十一五”期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达51918万元,完成计划的101.60%,较2005年增长37.37%,年均增长6.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22809万元,较2005年增长14.7%,年均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7279万元,较2005年增长81.27%,年均增长12.6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1830万元,较2005年增长90.45%,年均增长13.7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53:11:36调整为2010年的44:14:42。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期末,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11万元,完成计划的121.95%,较2005年增长274.27%,年均增长34.4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十一五”期末,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363万元,完成计划的111.4%,较2005年增长503.14%,年均增长43.25%。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十一五”期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730元,完成计划的107.62%,较2005年增长89.73%,净增达1764元,年均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65元,较2005年增长87.31%,净增达7721.4元,年均增长13.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032万元,完成计划的130.6%,较2005年增长122.26%,年均增长17.35%。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等历史机遇,实施麦唐路、阿求路、安茸路、阿青路(阿坝段)、哇查路环线等重点工程,“十一五”期末,全县乡村公路新(改)建总里程达811.5公里(其中:省道120.8公里,县道269.3公里,乡道70.2公里,村道351.2公里),解决了12乡73村的行路问题;实施110kV线路、110kV变电所、35kV输电线路等农网设施建设,“十一五”期末,全县发电总装机达6台,容量2935kW,解决19个乡镇用电问题;实施城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和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十一五”期末,解决城镇1103户5000余人和农村21乡83村45991人的饮水问题。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建设速度加快。按照“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维护稳定”工作要求,狠抓改善民生项目建设。“十一五”期末,投资21304.5万元,实施20乡 77村8507户51762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其中:修建村内干道248.75公里,建村内次道184.78公里,入户道路116.39公里,连接道路143.14公里;铺设供水管网301公里;安装公共路灯1261盏;建成公厕169所,铺设排污管网188.35公里,建成垃圾回收站237个;定居点基本实现“水、电、路、通讯、广电”五通);投资24367.2万元,发放帐篷新生活各类生活设施共计8550套。投资25489.4万元,实施扶贫开发与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其中:完成10乡3220户易地搬迁工程;兑现13311人次易地育人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648.84万元;兑现学生假期口粮补助144.84万元;完成1255.69万公斤粮食供应任务;完成3所敬老院的建设;完成20村2471户农牧户的住房建设及村道硬化、安全饮水、入户电网等建设任务),切实把党和政府对牧区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投资5360万元,完成十年教育行动计划;投资12722万元,完成4所易地育人学校建设任务;完成526名学生“9+3”免费职业教育工作;完成普初扫盲、“普九”工作任务,教育事业有序推进。投资6500万元,完成18乡26村44所基层卫生院改造和新建,三级卫生网络初具规模。投资283.68万元,发配9456套“村村通”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设备,广电事业发展加快。全面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低保,保障率达100%;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就业再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两推进:稳定工作有序推进。针对“3.16”事件的发生,认真总结并深刻分析,本着“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 的原则,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全面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全县维稳工作由常态管理向推进社会长治久安转变。农牧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推进。积极掌握农牧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结合思想认识、稳定工作、感恩教育和寺庙法制教育等宣传内容,广泛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突出宣传讲解藏区的发展变化、分裂破坏活动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党委政府打击一切分裂破坏活动的坚决态度,切实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了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收到较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意识形态领域和宣传阵地的占领取得新突破。
阿坝县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不断加强基层政权和干部队伍建设,
“十一五”期末,完成21个乡镇(场)“两所一庭一室”建设(其中:投资1213.6万元,完成21个派出所建设;投资374.5万元,完成19个司法所建设;投资570.4万元,完成5个基层法庭建设;投资646万元,完成13个警务室建设);投资2557.19万元,完成基层政权建设项目33个;投资2565万元,完成77个村委会建设。“十一五”期末,充实基层干部300名(乡镇场),村官87名,为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
2010年县政府组织和动员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一、突出优化农牧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性补贴、良种补助、春荒救济款共计463.51万元。县级财政安排农业生产性支出资金2143万元。积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完成农作物播面9.21万亩,粮食作物播面7.22万亩(其中青稞6.4万亩,马铃薯0.7万亩,胡豆0.1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01万吨、增长0.15%。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广种植黄芪、秦艽等道地中药材0.69万亩、无公害蔬菜1.3万亩(其中:绿豌豆1.05万亩)、高原中低温食用菌30万袋。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7.5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四小工程”;投资150万元,实施柯河、垮沙等乡新村扶贫工程;编制完成《阿坝县县级农田水利综合规划》,整治农田0.15万亩。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组织牧民开展产业技术培训8190人次;发展专业合作社3户,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25人就业。防汛抗旱、农资供应、农机推广和农业气象工作进一步加强。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牧业经济发展继续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大力实施畜牧产业项目,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草原生态保护,兑现2003年—2009年退牧还草工程饲料粮食补助资金805.56万元,完成人工种草1.5 万亩、草原围栏建设84.6 万米(套)、封育草地60万亩、草场补播18 万亩,种植优良牧草1 .75万亩,治理草原鼠虫害40万亩。注重产业调整,修建棚圈4.74万平方米、引进优质牦牛38头、推广养殖贾洛羊8.34万只、河谷奶牛1100头,完成285户越冬育肥户棚圈建设任务,贮备冬草8.05万吨。加大免疫力度,春防、秋防免疫注射密度达100%。全年各类牲畜存栏51.65万混合头,增长 0.90%;各类牲畜出栏12.50 万混合头,增长14 %;肉类总产量1.02万吨,增长14%;奶类产量2.06万吨,增长2.28 %。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狠抓林业生态建设 继续加快曼则塘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扎实推进天保、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林业生态工程,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资源林政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顺利完成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年完成天保工程造林植树3.60万亩、森林管护193.10万亩;兑现退耕还林(草)补助资金540 万元,义务植树7万株;完成城乡绿化森林人工抚育0.1万亩、绿化道路16.7公里;完成曼则塘湿地本底调查、湿地公园规划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完成66名天保企业职工转制工作;组建林产公司,引进资金225万元,完成食用菌加工、精品包装1000盒,实现林产经济收益5万元;取得连续28年无森林火灾的可喜成绩。
二、突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固定投资快速增长
——调整项目工作思路,强化经济发展支撑紧紧围绕项目前期工作抓推进、新进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成效的思路,以“项目建设年”为载体,以实施加快发展、改善民生工程为契机,全面实施项目建设带动战略。成立项目综合推进办,狠抓项目开工、推进和质量。全年共编制申报阿坝县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建设项目422个、阿坝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领域建设项目479个,组织实施了以交通、通讯、能源、市政建设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为重点的一批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项目共计 110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高,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按照州委、州政府“开放合作年”的安排部署,充分利用“西博会”和“小分队招商”等平台,结合旅游、水利、太阳能等优势产业和项目,精心筛选、编制、推介招商引资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0万元。投资18000万元的安羌电站改扩建项目已在我县注册四川阿坝华凤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400万元。同时,积极加强对下尔呷、巴拉等水电站前期工作的协调服务,努力培育壮大以高原生态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为主导的农畜产品、旅游产品、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企业,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52 万元,增长8.5 %。
三、突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着力开发特色旅游,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围绕开发独特旅游资源,编制完成《阿坝县麦尔玛旅游集镇特色旅游设施及项目策划》。积极着力于旅游环境整治、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培训和行业管理,组织宾馆、农牧家乐从业人员进行旅游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共计培训行业管理人员770 人次。全年接待游客1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05 万元,增长36.7 %。切实加强各类消费品市场的监管和价格监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深入开展对客运秩序、医疗市场、食品药品、网吧等行业的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商贸网点”建设和“家电、摩托、汽车下乡”工程;强化建筑市场监管,切实加大办理施工许可证和签订《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书》工作力度,实施完成建材市场三化建设;整治资源开采和土地交易市场秩序,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修编工作,对洽唐街11—6宗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出让土地面积2580平方米,收取土地出让金57.51万元。全年个体工商户达1078 户、私营企业77 家。
——深化财税金融监管,逐步提高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增收节支,努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突出财税服务水平和保障效能。全年国税入库470 万元,地税入库1600万元。在保障灾后重建、民生工程、生产领域和公共服务支出的基础上,全面厉行节约,强化节支措施,狠抓财政支出管理。全年一般预算支出为78063万元、增长35.3%。统筹信贷投向,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支持牧民定居和易地搬迁牧区群众住房建设。全年社会各项存款余额达101514万元、增长116 %;各项贷款余额达 20325万元、增长132 %(其中发放牧民定居、易地搬迁等涉农贷款15747 万元)。
四、突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县城镇控制性详规》,加强和改进城镇规划管理工作,修编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和麦尔玛、查理、安斗等12个乡(场)的规划设计。投资930万元,实施第六期市政建设工程;投资1860 万元,完成县城临街面房屋风貌改造;投资120万元,完成县会议中心改建工程,城市整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积极开展“六乱”的集中治理和“九进”活动,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督查和投入,配齐21个乡镇(场)环卫保洁员,城区环卫人员覆盖率达100%,城乡人居环境有效改善。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全年耕地保有量达到12.7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0.95万亩,完成全县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和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提高交通通行能力,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按照“改善路网、建养并重”的总体思路,努力克服资金筹措难、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开工实施总投资29200.7万元,总长251.85公里的麦唐公路改建、阿求公路新建和哇查路环线改建工程,完成率分别为74%、114%、57%;投资250万元,完成阿壤公路(阿坝段)整治104.76公里;投资6600万元,改建阿青路55 公里;投资426万元,建设柯河、垮沙、贾洛等乡村通公路29.6公里;投资200万元,完成阿坝镇五、六村公路硬化7800平方米。切实加强阿龙路、阿青路等重点道路的养护和路面维修整治力度,公路密度达到73.56公里/平方公里,公路主骨架进一步完善,出县通行能力大为提升。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安全饮水工程进一步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解决了麦尔玛、求吉玛、查理等乡1.2 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实施扩大内需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个,完成投资499.2万元;实施定居点群众饮水安全建设项目1个,完成投资100万元;实施旅游精品村饮水安全项目1个,完成投资49.57万元,水利设施不断完善,群众饮水安全日益得到保障。
五、突出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民生工程成效显著
——强化社会服务管理,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深入,成功召开全州教育德育工作现场会,顺利通过教育督导省检;投资1906万元,修建藏文中学食堂、城关二小教学楼等校舍共 9179平方米;完成第三批“9+3”免费职业教育130名学生和第一批“6+3”264名学生的就读工作;全年寄宿制学生规模达到10026人,免除12784名学生的学杂费和课本费。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投资3000万元,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主体工程、县藏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11个乡卫生院业务用房和5个村卫生室建设,新合补助金额达451.94万元。科技示范建设不断增强,积极建立铁棒槌示范和大黄示范种植基地。文化体育事业不断推进,顺利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播电视工作不断发展,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年为广大农牧民放映电影996场,全县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达90 %。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升,成功创建州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投资300万元,动工建设800平方米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完成《阿坝县志》(1990—2005年)送审工作。依法加强统计,切实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档案、电子政务、保密、气象、水利、邮政通信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健康发展;国防、外事台侨事务、国外藏胞工作、双拥、无线电管理、红十字会、残疾人、老龄、应急管理等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推进民生工程进程一是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进展顺利。科学编制13个乡37个村的定居规划;加大宣传,印发藏汉双语宣传手册4000份;严格定居点政府投资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招投标程序,成立两大民生工程质量监督组,有力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向各实施乡拨付牧民定居建设资金及贷款共计 15897.8万元;实施农业产业配套项目5个,实施畜牧产业配套项目5个。全年完成民房建设3560户(其中新建1465 户,改建提升2095户),完成目标的95.1%;完成村民活动中心建设29个,文体广场建设29个;建村内干道、入户道路等道路共计241.5公里;安全饮水工程建成高位水池4处,打机井25口,铺设供水管网10.85公里;为定居点安装公共路灯313盏;建公厕55个,垃圾回收点92个,垃圾简易处理场30个,安装污水简易生化处理设施30个,铺设排污管网76公里;采购太阳能热水器4516台,安装1200台。阿坝镇七村定居点、阿坝镇集中定居点、查理乡神座村定居点、麦尔玛乡五个村等牧民定居精品点建设进展顺利。二是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步伐加快。投资12747万元,启动实施河支、查理、求吉玛等5乡17村2078户11395人的易地搬迁工程(其中:新建1040户5624人,改建1038户5771人),发放建房补助1721.10万元;为14所学校4437名易地育人学生发放口粮补助48.28万元、生活补助532.44万元;到位更换粮食资金1518.14万元, 发放大骨节口粮2000余吨;为9758名大骨节人员发放低保补助711.49万元、生活补助250.20万元,医疗救助1541人次、发放救助金396.18万元;采购牲畜1500头、种植牧草0.4万亩、改良点建设20处;完成8个监测点及数据库维护工作,完成7个乡乡级治疗专科设备发放和15个村设备发放;投资620万元,完成甲尔多乡113户农牧户住房建设和劳务培训、入户电网改造等配套工程建设。三是“三百”工程顺利实施。完成阿坝镇、麦尔玛、安斗、查理等4个特色魅力乡镇的规划工作和绿化工作。投资840万元,重点打造麦尔玛乡,完成三线入地、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改造和188户牧户的提升改造等工程。编制完成精品旅游村寨规划和旅游集镇规划;完成精品旅游村寨的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食宿、导向系统、旅游厕所、“四改两建”、道路硬化、风貌改造等建设任务。投资1323万,完成阿坝镇五、六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和麦尔玛乡5个村幸福美丽村寨“四改两建”工作;投资200万元,实施阿坝镇五、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扩大养老、就业、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的覆盖面,全县新增就业18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 人;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招考事业单位人员141 名,招录国家公务员12名;完成农民工在岗培训12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9人;启动实施新农保,参保缴费2675人,征收参保金21.5万元,待遇享领人员1752人,发放基础养老金23.90万元;开展临时救助265户、支出救济金13.42万元;推进城镇低保,全年累计保障2.82万人次,支出城镇低保金416.20万元;完善农村低保,全年累计保障26.04万人次,支付农村低保金1554.68万元;建立五保户供养金专用账户,全年累计保障2.47万人次,支出供养金470.52万元;完成第一批16个单位房改工作,启动建设廉租住房330套,安居住房144套。
六、突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发展环境保障加强
坚持“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紧紧抓住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奋力纵深推进“1+7”工作,深入开展“五反”斗争;巩固提高平安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创建”示范县活动;建立健全基层维稳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了春节、“莫郎节”、国庆节等重点时段全县社会政治稳定;圆满完成“天府使命2010—阿坝”军警民联合军事演习。扎实推进藏传佛教寺庙规范管理,成功召开全省藏区藏传佛教寺庙规范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投资31万元,完成全县43座寺庙的四至界限界定和界桩埋设;投资350万元,加强寺庙基础设施建设和寺管会办公设施改造。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8 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1 起),无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不断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1126人次,受理各类信访问题157件次,办结143件次,办结率达到91.08 %。
七、突出深化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转变加快
按照“为民、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要求,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将“重在服务、重在办实事、重在解决问题”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切实维护广大农牧民群众利益。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 64件,政协委员提案27件。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顺利完成“五五普法”工作,公民法律意识得到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城乡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完成县政府机构改革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深入贯彻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从严治政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先后制发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重大项目的资金管理、规划建设管理、效能监察的办法和规定,严格工作程序,强化监督检查。对重大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监督,依法实施审计项目17 个。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挑战比预料的大,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这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各族群众、各族干部、军警官兵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经济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尚未完全打破。二是县级收入总量小。财政收入增长快,但基数小,县级财政缺乏支柱财源,财政收入不尽合理,财政增收困难,税收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三是社会稳定形势严峻。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反分裂维护稳定形势依然严峻,实现长治久安任务艰巨。四是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乡镇和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办事效率低,部分干部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淡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行政效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规划思路及2011年政府工作安排
“十二五”规划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紧紧抓住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围绕“加快发展、构建和谐、实现富裕”的工作主题,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构建绿色阿坝、魅力阿坝、商贸阿坝、和谐阿坝,把阿坝县建设成为经济辐射力强、产业带动力强、公共服务水平一流的高原新城。
2011年既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产业集聚,项目带动;科学发展,民生为重;统筹兼顾,构建和谐”的工作思路,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优化农牧产业结构为根本,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以统筹城乡建设为重点,以促进民族团结为保障,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阿坝。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7110万元,增长10.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8万元,比预算基数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0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638万元,增长20.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030元,增长30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5元,增长5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农牧,促增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高效农业
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筹“三农”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业调整,大力发展优势农牧业,创新创优农村经济,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稳步推进农牧业发展。
——做精做深优势农业坚持“科技、特色、精品、外向”的农业发展道路,加大农业机械推广力度,积极推广公司+农户、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依法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严格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12.7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 10.95万亩;抓好优质青稞基地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品质、单产水平,稳定青稞播种面积6.5万亩(其中:种植优质青稞1.0万亩)。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扩大无公害蔬菜、脱毒薯、绿豌豆、中(藏)药材、高原中低温食用菌等种植面积,力争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0.3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0.7万亩、绿豌豆种植面积1.10万亩、大蒜种植面积100亩、中(藏)药材种植面积0.5万亩、生产高原中低温食用菌50万袋。
——做大做强优势畜牧业坚持“集合要素、聚集规模、建强龙头、组团发展”思路,以“控制总量、优化品质、提高效益”为目标,把握“立草为业、良种良法、疫病防控”三大环节,立足畜牧业大县的优势,加快畜产品生产加工,积极引进加工企业,发展牦牛肉、奶、绵羊肉、驴产品等系列畜产品的开发,推进农牧户+基地+加工业+市场的经营模式的形成,逐步形成千家万户抓繁育、养殖小区抓育肥、业务部门抓防疫、合作组织抓流通、龙头企业抓加工的产业链,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推进畜牧业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加大优良牧草种植推广力度,力争完成60万亩的草原围栏建设,24万亩草场补播和1.5万亩优质牧草的种植任务;加大棚圈建设力度,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促进育肥工作,力争完成5000平方米棚圈和贮草棚建设;继续开展草地无鼠虫害治理,力争完成灭虫灭鼠工程20万亩;加快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规范活畜和畜产品监管,确保牲畜免疫密度达到100%;引导群众树立“养畜为出栏,出栏促增收”理念,加快弱畜淘汰,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力争各类牲畜出栏12.54万混合头,牲畜出栏率达到24.5%以上;肉类总产量达1.03万吨,奶类总产量达2.06万吨,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农村发展支撑保障能力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和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护收益权;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大力支持阿坝高原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净草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发展,培育打造农畜产品品牌和龙头企业;全面落实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种植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和农业贷款贴息制度,积极整合惠农资金,提高农牧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兑付工作;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牧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拓展劳务输出渠道,创新劳务开发模式,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抓项目,增投资,进一步壮大支柱产业,强化发展支撑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壮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努力夯实发展基础。力争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87万元,增长10%。
——切实抓好项目工作 积极把握上级资金投向,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提高争取国家和省、州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加强与上级衔接,筛选策划一批关系我县长远发展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建立更新项目储备库,确保持续拥有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重大项目后备梯队。力争全年争取项目23个,资金33800万元。同时,进一步创新项目建设机制,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加强工程监管力度,狠抓工程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切实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大对合同签订和履行的监督;严格实行项目建设压证施工制度,杜绝工程转包和违规分包,有效确保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年计划实施项目112个,力争实现年度投资130652万元。扎实推进交通建设,继续实施好麦唐路、阿求路、哇查路环线等公路建设,确保年内完工;力争启动红原安曲至阿坝县城的道路改建工程;积极组织实施乡村通畅工程,着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发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快我县水电资源开发步伐,尽快完成县境内阿曲河、麻曲河流域水电开发规划;加强与水电开发企业的合作,确保安羌电站改扩建容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加快启动实施安—阿线接110KV线路、麦尔玛110KV变电站、安羌—贾洛35KV线路、贾洛乡35KV变电站、贾洛乡10KV线路建设和低压线路等项目建设。切实加强水利建设,深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努力解决哇尔玛等乡村的“饮水难”等问题,全力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继续深入政权建设,加快德格、各莫、贾洛等8个乡镇政府业务用房和贾柯河牧场业务用房建设进度。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实施公益林建设,力争完成封山育林1.7万亩,人工造林0.1万亩,完成138.48万亩的森林管护,巩固4.5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加大沙化治理建设,完成人工植苗种草0.16万亩。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质量优先、效益至上”的原则,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整合和强化招商引资力量,积极利用各类招商活动、网络以及新闻媒体发布招商信息,捕捉投资动向,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和资金到位率。
三、抓城建,夯基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
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切实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着力建设适宜的人居环境。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布局、提升品位、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抓好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工业园区和南岸新区整体规划,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结合环城和过境道路的完善提升,做好道路两侧区域详细规划;积极推进重点集镇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启动新城区市政道路和阿曲河一号桥建设;加强城区水源管理,全面提升供水质量。
——提升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理顺城镇管理体制,坚持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不断加强城镇检查执法力度,切实整治交通秩序,坚决取缔马路市场,实行综合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城乡违法建设行为;认真抓好城区街道、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着力实施城镇“五化”提升工程,确保市政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美观。
四、抓财税,强保障,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提高保障能力
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强化税费征管,深入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努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导向支持作用,积极加大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切实增加可支配财力;巩固扩大现有财源,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和转贷资金支持,新上一批效益好、贡献大的财源建设项目,挖掘培植新型财源。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方向,实行部门综合预算,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对重点项目、“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加强审计监督,规范各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力争全年完成一般预算支出31008万元,增长20.64%。
——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加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税收征管,完善代征代扣制度;强化个体零散税收清理整顿,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核实税负,堵塞漏洞,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融资渠道,用足用活国家相关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积极引导金融行业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规模,提高服务效率,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业共赢发展。
五、抓旅游,促民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带动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我县三省交汇物资集散地的地域优势和西北地区与内地的口岸作用,坚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举措,推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推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探索适合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新模式,走利益共享、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加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加快推进我县旅游景区的企业化、公司化运作;建立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努力强化旅游营销,逐步树立“神山净土·阿坝县”的旅游形象品牌;加强旅游培训和行业管理,加大依法行政、旅游市场整治力度,净化旅游环境,切实提高旅游队伍整体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力争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00万元。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加强全县市场体系的合理规划,规范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突出市场特色,加快建设、改造、培育一批辐射力强的区域性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农畜产品、中药材、日用百货、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等专业物流体系,提高市场的档次和服务水平,加快综合市场建设,确保年内竣工投入使用;大力发展和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建设农村商业网点,加强城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带动的市场群体;大力发展餐饮、娱乐、通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培育消费热点,提升消费结构,完善消费政策,搞好消费服务,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六、抓民生,促发展,进一步加快协调推进,千方百计惠民
以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民生改善力度,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切实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资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民生工程。进一步深化惠民行动,全面推进扶贫开发与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努力完成柯河、垮沙、安羌、洛尔达、茸安等5乡20村1671户8837人易地搬迁工程,全面完成易地育人、更换粮食、饮水安全、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卫生防治等年度任务;继续推进幸福美丽村寨建设,努力提升农牧民的幸福指数;积极开展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努力完成安羌、柯河、垮沙、茸安、洛尔达、各莫、查理、阿坝镇等8乡28村2614户定居计划目标任务,切实把党和政府对牧区群众的关怀落到实处。
——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积极推动养老保险扩面,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做好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的普惠面和待遇水平;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确保完成220套廉租住房一期工程建设;加快城镇棚户区改造,启动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工作。
七、抓服务,促管理,进一步统筹社会事业,加强文明建设
按照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确保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继续加强与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合作,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扶持企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化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和“普九”成果,全力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全面启动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努力完成“9+3”、“6+3”教育行动计划任务;鼓励支持民办教育,规范幼儿教育,发展壮大职业教育;认真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危房改造项目,加快机关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力度;积极结合教育项目实施,按照“四集中”的要求,有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规范教育行为,逐步解决教师短缺等实际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筹资水平;突出抓好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质量、藏医药发展等工作;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快县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和藏医院住院部、医技楼的建设,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疗急救点的建设;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做好第三次文物普查,挖掘申报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省州保护名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好“2131”电影放映工程,力争完成984场放映任务;切实加强“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和广播电视进寺入户等项目的实施,力争实现有线电视用户达3000户。
——统筹发展其他事业深入推进生态县建设,抓好环境优美乡镇村以及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法律五进”活动,科学谋划“六五”普法规划;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做好续修县志工作,力争启动地方志馆建设;切实加强物价、气象、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
八、抓维稳,促和谐,进一步实施重点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寺庙管理坚持以“控制规模、规范管理、纯洁寺庙、长期稳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继续加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宗教事务条例》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藏传佛教事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执行力度,做好寺管会班子成员尤其是有影响的高僧大德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其责任主体作用;继续深化藏传佛教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巩固藏区社会稳定工作成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宗教事务的作用,加快宗教队伍建设,强化政治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寺庙定员,完成僧人建卡建档工作,有效控制寺庙僧尼规模;进一步落实清退安置政策,积极稳妥安置清退人员,切实做到清退人员清得出、不抵触、不返寺、不聚集、不闹事。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巩固平安创建成果,在重要敏感时期,在重点乡镇、重点区域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促使全县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好转;切实开展政法队伍作风整顿教育,加快推进政法队伍建设步伐,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政法干警;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从源头上防控、从根本上化解,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处置于未发;加强不稳定因素调查研究,及时准确掌握信息,科学研判,制定预案,积极妥善处置不稳定因素,维护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
——完善群众利益诉求机制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严格执行信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开展县领导接访、包案活动,对群众利益诉求及时调查和梳理,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时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和方案,确保群众合法诉求得到切实解决;认真落实三级终结制,坚决控制和减少群众集体访、重复访、越级访;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人民调解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狠抓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监管,突出抓好道路交通、烟花爆竹等专项整治,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消防设施建设,提高救火防灾能力;健全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抓队伍,促提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依法为民施政
以提高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为重点,继续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和廉洁型政府。
——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大兴学习之风,不断提高执行力;坚持科学研判形势,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进一步增强调控经济运行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引进竞争机制,营造竞争氛围;坚持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切实增强运用市场资源和市场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意识。
——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结合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机构,理顺部门职责,加快形成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服务资源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推广电子政务,完善公共决策机制,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和管理,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努力建设一支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公务员队伍;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健全管理制度,为基层组织依法履职、服务群众创造条件。
——不断提高加强廉政建设的能力着力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夯实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防线;着力加强行政监察,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着力加强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作用;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重点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资金使用监管制度,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容易滋生的土壤,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各方面的监督,扩大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着力加强政风建设,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严于律己、永不懈怠,用勤政廉政的优良作风和实际行动,让全县各族人民满意。
各位代表,做好2011年政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正确把握形势,坚定发展信心,落实工作责任,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举措、扎实的作风,着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阿坝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又称为“新农保”,是一项重大惠民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
2.本底调查:为确定保护区保护发展方向,明确保护发展目标,帮助保护区进行全面建设,使保护管理工作实现正规化、科学化,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在保护区全面开展以保护区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植被概况、林地资源情况、湿地资源情况、沙化土地情况和耕地、牧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面积等为内容的调查研究,达到了解保护区的基本情况、生态状况等现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汇总、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测算保护区相关技术指标,提出保护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规划建设内容和规模。
3.开放合作年:2010年3月22日,全州“开放合作年”动员大会在马尔康召开。州委书记侍俊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全州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是推进阿坝州跨越发展、提高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的重大举措,调动多方力量,聚集各类要素,利用多种渠道,全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促进阿坝州开放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效,为推进跨越发展和富民强州全面小康进程注入持久动力、提供强大支撑。开放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加快发展、富民强州。
4.建材市场“三化建设”:即市场建设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5.“六乱”集中治理: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治理乱设摊、乱堆物品、乱搭建、乱晾晒、乱涂画和乱招贴等现象。
6.“九进”活动: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进机关、进市场、进社区、进村社、进学校、进寺庙、进家庭、进企业、进景区。
7.“三百”示范工程:是阿坝州委、州政府在我州灾后重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基础上,经过细致总结、深入调研和认真研究,着眼加快全州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其目标和任务是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牧民定居行动、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等有利机遇,在全州范围内集中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一百个特色魅力乡镇、一百个精品旅游村寨和一百个幸福美丽家园村寨,以此为示范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和城乡面貌,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和幸福指数,推动全州农村可持续发展。
8.平安创建:开展创建平安县活动,使全县90%以上的乡镇(场)、机关单位、社区、村等达到创建标准,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防控能力增强、发展环境优化、群众安全感增强。
9.“五化”提升工程:即着力实施城镇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有序化提升工程,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